龙江县

德胜村

用户

龙江县龙兴镇德胜村

简介:
德胜村(DéshèngCūn)龙江县(市、区)龙兴镇镇辖村。位于镇西南部。地势南低北高。东为文化村,西为旧边村,北为麒麟村,南为花园村。黑色土质,总面积68.588亩。有594户,2680人,其中除满族162人,蒙古族13人外多为汉族,辖8个自然屯。属半山区,以种玉米、大豆、高粱为主,水稻为辅,并适于发展养蚕业。有通村公路在此经过。该村1953年县内调整村名时,将原胜利村改为德胜村。1956年建德胜高级社。1958年建德胜管理区。1962年改为德胜大队。1984年改为德胜村。居民点王家大院(Wángjiādàyuàn)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西10公里,火台山东麓。东、西、南为通村路,北为山地。三面环山,聚落呈方形,面积0.15平方公里。有55户,170人,其中满族45人。小商店一处。以种大豆、玉米为主,同时发展蚕业生产。龙兴环路经此。建于1915年前后,因当时地主王成忠在此开荒种地盖大院套而得名。居民点熊家街(Xióngjiājiē)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偏西南11.5公里,火台山东南麓。东、西为通村路,南为耕地和山地,北为火台山。聚落由北向南呈长方形,面积0.12平方公里。有48户,186人,均为汉族。1个村民小组。属半山区,以种玉米、大豆为主,水稻、大葱为辅。龙兴环路经此。建于1912年前后,因当时地主熊八在此开荒种地而得名熊家街。居民点德胜(Déshèng)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西南13公里,火台山南麓。东、西为通屯路,南为山地和耕地,北为火台山。地势北高南低,聚落呈方形,面积0.13平方公里。有120户,374人,除满族63人外,均为汉族。有2个村民小组。属半山区,以农为主。龙兴环路经此。该屯建于1933年前后,因当时沙殿元来此开荒种地而得名沙家街。1990年改为德胜。居民点一窝棚(Yāowōpéng)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西南9.5公里。东为山地,西为山地和耕地,南为山地,北为通屯路。聚落呈长方形,面积0.4平方公里。有113户,365人,除满族54人外均为汉族。以种玉米、大豆为主,大葱为辅。有通屯路在此经过。该屯建于1929年前后,因此屯位于东西窝棚中间而得名。1958年改为德胜一、九队。居民点沟里屯(Gōulǐtún)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西14.5公里。东为通屯路,西、南为山地和耕地,北为山地。聚落随山而建呈带状,面积0.16平方公里。有64户,189人,均为汉族。属半山区,以种玉米、大豆为主,大葱为辅。有通屯路在此经过。该屯建于1935年前后,当时因周喜在此地开荒种地而得名周喜屯。1977年经龙江县委批准改为沟里屯。居民点崔家沟(Cuījiāgōu)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西12.7公里,火台山北麓。东为通屯路,西为山地和耕地,南为火台山,北为山地。三面环山,聚落呈长方形,面积0.16平方公里。有95户,340人均为汉族。属半山区,以种玉米、大豆为主,大葱为辅。有通屯路在此经过。建于1920年前后,因当时地主崔炳堂在此开荒种地而得名崔家沟。居民点任家沟(Rénjiāgōu)龙兴镇德胜村辖农村居民点。位于龙兴西南14公里,慢山环绕,屯前有一条小溪,聚落形状呈袋状,东、西为耕地和山地,南为朝阳山,北为通屯路。面积0.35平方公里。有122户,420人,均为汉族。属半山区,以种玉米、大豆为主,同时发展蚕业生产。有通屯路在此经过。建于1925年前后,因当时此地是李三店开垦局薛局长的地窝棚,在腰窝棚西部而得名西窝棚。1935年前后任向臣来此地,又得名任家沟。
企事业单位:德胜村民委员会,供销联社德胜供销社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

微信加入德胜村


更多德胜村信息 扫码关注

本月标语

德胜村图片

如何找到德胜村?

1、搜“亿个村”。
2、依次点击: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兴镇>德胜村。

德胜村网站使用说明

1、“写简介”可以修改简介;“发图”可以发布与本地相关的图片;“留言”可以给本地留言;“发消息”可发布与本地相关的消息。
2、为了提高寻亲成功率,寻亲最好先关注公众号后点进村,发布一张手持带有寻亲信息(先将信息用粗笔写到纸上)的图片
注意事项:发布内容请不要重复发送;涉及个人隐私请用李某张某等代替,请勿侮辱他人;寻人问事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