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寒亮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西部、黄河之南、洛河之北,瀍河源头,村中心地处北纬34°51′28″,东经112°18′41″(寒亮前街十字路口),面积约4.8平方公里。寒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横水镇,西距横水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邻寒水、马屯,南望文公、铁楼,北接崔凹、会瀍。
由寒亮通往周边崔凹、会瀍、古县、闫庄、寒水、文公、铁楼、横水的路面都经过混凝土硬化处理,交通方便。村内主要街道及通往周边农田的道路也已铺筑混凝土路面,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寒亮村交通便利,s314省道纵贯寒亮村北,道路通畅。s314省道上每天通往横水、元庄、长华的公交车频繁快捷,可转往全国各地。
寒亮村距孟津县城十字街13.5公里,距洛阳火车站20公里,距洛阳高铁站37公里,距洛阳飞机场20公里,距省会郑州市135公里,距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约5公里。
寒亮村前街曾是以前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驿道上的重要站点。
寒亮村地处豫西丘陵地区,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在寒亮村西部约1000米的范围内,南、西、北三方的连续丘陵(历史上的平逢山、潜亭山、谷城山)将寒亮村的西部围护起来,寒亮村就坐落于这样一个形似簸箕状的盆地东缘。
寒亮村东头偏北有宜苏山,山上有汤王庙、炎帝殿。
村西约400米是瀍河发源地-瀍源湖。湖水常年清澈。历史上的瀍河为季节性河流,由寒亮发源,绵延向东,经会瀍、马屯、班沟、九泉、寺河南,由牛步河入瀍沟。进入瀍沟以后,偎着山崖,穿过刘家寨、前李、后李,由洛阳瀍河区的下园汇入洛河。途经孟津境横水、马屯、城关、朝阳4个乡镇和洛阳市瀍河区,孟津境内全长18.5公里。流域面积141.5平方公里,纵坡平均0.5%,一般流量为0.1-0.15立方米/秒。
瀍河在历史上水量丰富,但随着环境的恶化,1953年瀍河逐渐干涸,1982年、2021年汛期,由于当年降雨超常,瀍河复流两次。
瀍源湖乃瀍河的发源地,因此村民们叫她瀍源湖,位于横水镇东面的寒亮村,从明嘉靖《孟津县志》可知,瀍源湖在横水镇东面的寒亮村西头,在明嘉靖年间尚有春秋时期的谷城遗址。同时明嘉靖县志还绘有一张孟津县全图,县西南部标有横水镇,镇东稍偏北是瀍源,瀍源东稍偏北是谷城山,瀍源东有宜苏山。宜苏山北,稍偏西是谷城。经实地考察,瀍水源在今孟津区横水镇寒亮村西,解放后曾修一瀍源湖。
瀍河是文化名河,是京洛四大河流的伊洛瀍涧之一,瀍河流域曾是中国先民最早居住过的地方。瀍河全长仅有三十五公里,但它的年龄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因河两岸古人类生活遗迹被考古学者屡屡发现。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历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瀍河流域现在已经公布旧石器时期遗址1处、新石器时代遗址5处,这些遗址从考古学角度证明了“瀍河流域是中国人最早的居住地”。早到什么时候?早到300万年之后至5000年前。
寒亮村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贵如油,夏季炎热降水丰沛,秋高气爽日照充足,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借用孟津县统计资料:寒亮村平均气温略低于13.7℃,1月最冷,平均略低于-0.5℃,7月最热,平均略低于26.2℃,平均降水量略低于650.2毫米。
村域面积2700亩,耕地面积约2300亩,凹地1354亩,坡地245亩,岭地231亩,可灌溉面积为254亩。全村有6个村民组。2019年底,寒亮村统计总人口:538户,共2028人,均为汉族。
寒亮村当前劳动力人口以在外务工为主,留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多。
寒亮村的农业种植主要以前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猕猴桃、樱桃、烟叶、花椒等。
寒亮村现有文化及党群服务中心1处,农家书屋1个,文化广场4个,宣传栏4个,配备了1套广播器材和3套体育健身器材。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有标准化卫生室一个,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1名。目前全村电网完善,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有保障,用电通电率100%。移动、联通宽带已接通全域。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