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石堰村位于镇西,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东面与秦堰村接壤,西与子陵村交界,西北同乌玉桥村为邻,东北与马堰村相连。2001年2月由原石堰、永福、堰南、王梁4个村合并成石堰村,全村9个自然村分别为上街头、下街头、南堰头、庙山头、西岩堰、范家山、王梁桥、白杨岙、翁郎桥。石堰因建闸于山岩之上故称石堰,村因堰名。村委会驻地下街头。辖36个村民小组。2008年全村有常住1580户,3998人,现有耕地面积2842亩,全村常住1578户,计3981人,另有外来务工人员1650人。村域北有大大山、笔架山、石屋山,南有凉帽山、旋网山。省道浒溪公路、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横贯村中心。汽车路通各自然村,东横河流经过村,东有水井江,南有堰南江,西有陡门江(萝卜江),北有后大江,属东横河下游石堰片水系。设置有石堰闸、方家闸、张山闸、后水江闸、永福桥闸、油车江闸、长石板桥闸、陡门闸共8座。桥梁22座,其中永福桥、翁郎桥、陡门桥等为古石桥。
农业:有耕地面积3005亩,山林面积2550亩,耕地以种植水稻为主,1975年全村上交国家粮食任务达70.25万斤。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实行产业结构改革,部分改种水果、花木苗圃、蔬菜,亦有改为养殖业。山林茂密,以杨梅、毛竹为主,兼有其它果林、茶叶。
工业:石堰从1924年1月13日由乌玉桥叶树州首办第一家机器轧米厂始,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仅有几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0年代之后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全村有集体、个体企业135家,从业人员达1802人,产品有五金、塑料、建材、粘胶剂、镀锌、薄膜等.
相传上古舜帝曾避丹朱难于石堰虞山。唐元和至咸通间(806~866)余姚置盐场于石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改称石堰买纳场,设场署于石堰,故村中有“大街里”“三和里”等古代村巷遗址。民国五年(1916)余姚县盐场公署由石堰迁至庵东,石堰盐场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石堰曾是石堰乡政府驻地,至1992年5月撤区扩镇时,并入横河镇止。时设有供销社、信用社、粮站、棉站、广播站、邮电所、警务区等机构。现还保留有信用社,邮电所,警务区等单位。
石堰村古迹有虞山(又名庙山)、琉璃山。明、清时期农历二月十六日“拜礼拜”,琉璃山设拳场,以乌山拳为主设擂,四乡八村的年轻人聚集观看赛拳,热闹非凡,近百年相沿为习俗。农历三月十二日、三月十五日为赛龙舟日,从横河堰至石堰间东横河上,各村都有龙舟参赛,龙南、龙北各村都有一至二艘龙舟,挑年轻力壮者当划手,年长者为舵手。竞赛那天南村北乡,男女老幼沿江观看,欢呼助威,蔚为壮观。以上是民间两大文体活动,分别于1949年、1957年停止。
村内姓氏众多,人数较多为鲁、康、王、翁,以自然村集居,其他有张、陈、蒋、朱、周、徐、杨、景、金、滕、潘、陆、胡、诸、方、房、李、孙、武、俞、华、吴、黄等姓。
附:石堰村(宋)陆游
木落山不蔽,水缩舟自献。
寒日晚更明,村巷曲折见。
少妇鸣机杼,童子陈笔砚。
农家虽苦贫,终胜异乡县。
君看宦游子,岂无坟墓恋。
生死在故乡,切勿慕乘传。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