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县

芦子屯村

用户

阳原县揣骨疃镇芦子屯村

简介:

芦子屯村位居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揣骨疃镇西南部。距县城、镇政府20公里,毗邻山西省阳高县嗸石乡南徐村2.5公里,距山西省广灵县区域15公里,神(阳高县神泉堡)南(广灵县南村镇)线1.2公里。芦子屯村北紧靠桑干河,桑干河世代奔流不息,现在又成为北京市上游饮用水重要的保障水源地;南靠大山(恒山余脉),北傍桑干河,与东井集镇大石庄村和西福地村接壤。全村户籍人口254户、565人,常住人口110户、202人。村域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85亩。全村土地分布在桑干河南北两岸,桑干河河面的两岸之间有一座300米长的大桥,连接本县的东井集镇所辖的大石庄、西福地、小石庄等村。
据芦子屯堡门石刻记载,该村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据传是山西天镇将领芦卫军告老还乡,到此定居,将村子取名芦子屯。芦子屯村分堡子里和堡子外,堡子里四面有堡墙环围,墙高五六米,北墙建有堡门,堡门由石条砌成,上刻芦子屯三个大字。堡子里街巷建筑整齐,南北一条主街,东西两侧四条小巷,主街南端有一眼水井供全村人饮水。井旁边有一个黑石头水槽,专供牲畜饮水。随着历史的演变,当年堡子里外厚实的土墙已经荡然无存了,依稀追忆的也只在老一辈人的口传中渐行渐远。
芦子屯村在1945年前与临近的东太保、西太保、小盐厂村,火石岭、上庄村曾经隶数天镇县,当时隶属天镇县第七区新平堡管辖,1946年划归阳原县。关于建村历史,也可以推溯到明代1368年,据史料记载,明代对原来不称堡、但必须承担堡军事职责的村子,官方冠以“x字屯堡”的名称,最前面的“x”,没有实质含义,只是一个代码、编号。比如当时的芦字屯堡,后来演变为“芦子屯”。这说明芦子屯村的建村史又往前推了130多年。(来源:网名为避居山野作者参考《西宁县志》《西宁县新志》《阳原县志》《阳原县地名资料汇编》等,2020年7月26日发表的《阳原村庄史话》崭新与您见面一文有记载。)。
芦子屯村南靠大山,山高沟深,森林茂盛,北临桑干河,河宽水深,进可攻退可守,是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桑干河北是敌占区,国民党盘踞在咸水皂村。桑干河南是革命区,县委驻扎在上庄村,县大队驻扎在火石岭村。解放军和游击队与国民党展开了拉锯式的斗争,白天芦子屯一带国民党活动猖獗,县大队河川之村和游击队就利用晚上对国民党兵进行袭击。拉锯式的战斗从1945年冬到1948年春,长达两年之久。村里90岁高龄的武昌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个战争年代村里发生的故事。其中有1944年以刘荣如(又名刘枝俊,芦子屯人)、康世安为主要负责人的武工队、游击队在白家泉村北伏击日伪军的故事,有民兵配合游击队夜间到桑干河北咸水皂村一带割断敌人电线的故事,有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的故事,有民兵组织担架队支前送伤员的故事,有八路军在芦子屯村建立修养所的故事,有村长刘珍保两次惨遭敌人折磨、村干部郭明瑞和陈喜顺被国民党暗杀的故事,有1950年镇压反革命的故事。
在上世纪的蹉跎年代里,芦子屯村设有六个生产小队。村里曾经发展过种桑养蚕,至今村南一片方圆面积最大的桑树屹立,成为每年夏天城里人休闲采摘的乐园。从六七十年代起,全村注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村东兴建了大型扬水站,开渠五公里把桑干河水引进大口井,并兴建了二级扬水站,东西两湾旱地全都变成了水浇地,增加水浇地1000多亩。村西建起了500多亩的跃进园林,分成三个小园:第一个小园以种植杨树为主,第二个小园以种植葡萄和梨树为主,第三个小园以种植苹果树和杏树为主。园林四周用土墙夯实围起。芦子屯产的梨个大甘甜耐贮存,每年秋天都有大同客商前来订购,供不应求。村南大多是沙坡地,适易种绿豆,这里产的鹦哥绿豆颗粒大,色泽美,曾经一度成了远近闻名的绿豆种植基地。
芦子屯村解放前就办有私塾,有名气的私塾先生有刘枝梅(人称大先生)、刘枝发(人称四先生)和武发(人称武先生)。解放后,村里办起和胡义山任农中教师。1970年,农中停办,村里又增设了初中,主要招收本村和火石岭村学生,教职员工14人。1987年,初中撤销,学生到东白家泉村去上初中。村里尊师重教,人才辈出。村人刘福金曾任宣钢医院脑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刘振忠曾任张家口老虎头煤矿医院主任医师,刘如英曾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刘枝美,后用名刘莱,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至1961年,担任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一任市长,后担任过河南省人民法院(1954年改为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荣如曾任大同市城建局党委书记,武可文曾任北京空军后勤部正师级干部,武尚文曾任唐山市水利局副局长,武连文(女)曾任北京空军副师级干部。曾在村任过教的赵舟,现在在市中院任职,多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985、211名牌大学。2019年,薛冬月(女)以721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法学系。走出去在河南省创业青年刘如日在安阳市创办枣业产业,曾当选为安阳市人大代表。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落实,芦子屯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村里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集体养殖场。党建引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引进阳原县文卿农牧养殖有限公司。其中,创业青年刘玉国的“五红羊肉”以其绿色健康、具有药膳食用价值作用而被受周边市场青睐,1000米养殖圈舍正在加紧建设中。在大力营造人居环境中,2019年,芦子屯村开启了村庄整治提升的“四位一体”暨空心村治理工程,新建院落83处,并建立互助院,硬化进村道路和新房片区两万多多平方米,实现了自来水改造“户户通”,全村实现自来水入户。建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配备体育器材10套,安装太阳能路灯61盏。该村民风淳朴,世代安居乐业,在2022年,该村自创的“村规民约”在全县村规民约评选活动中,芦子屯村获得“十佳村规民约”称号。2024年3月份,趁着温暖的春天,村里组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支舞蹈队,命名为“和美乡村舞蹈队”,都是本村农家妇女参与,农闲起舞,农忙务业,忙里偷闲追求健康唯美的生活,他们先后参加了县城和宣化区及相关的广场舞比赛汇演,获得了比赛名次。
芦子屯村北的桑干河,波光粼粼桑干河世代奔流不息,养育着世代生息的芦子屯村人,当年的河水流湍急,水深河宽,曾经阻挡了南北两岸村民的交流,过河是一件十分凶险的事情,村里至今还流传着当年老辈人那些“走水”的故事,现在经过初步治理,芦子屯村桑干河段又开始了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未来可期,这里河水奔流,水草丛丛,空气净朗,各种水鸟栖息迁徙,宜居空间广阔,必将成为宜居养生的美丽家园。芦子屯村南是恒山余脉,山脉巍峨屹立,生态完善,天蓝水清,绿荫成林,气候宜人,物华天宝。
主要农产品:玉米、高粱,谷子、黍子、杂豆类,牛羊。
村里单位:芦子屯村党支部,芦子屯村活动室,芦子屯村卫生室、芦子屯村退役军人站、芦子屯村金融服务站、芦子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芦子屯村文明实践站、芦子屯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芦子屯村文艺队等。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

微信加入芦子屯村


更多芦子屯村信息 扫码关注

本月标语

芦子屯村图片

如何找到芦子屯村?

1、搜“亿个村”。
2、依次点击: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揣骨疃镇>芦子屯村。

芦子屯村网站使用说明

1、“写简介”可以修改简介;“发图”可以发布与本地相关的图片;“留言”可以给本地留言;“发消息”可发布与本地相关的消息。
2、为了提高寻亲成功率,寻亲最好先关注公众号后点进村,发布一张手持带有寻亲信息(先将信息用粗笔写到纸上)的图片
注意事项:发布内容请不要重复发送;涉及个人隐私请用李某张某等代替,请勿侮辱他人;寻人问事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