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地理位置 西江镇连城村,距西江千户苗寨5公里,距雷山县城29公里,距州府凯里34公里,东临营上村及西江镇,西临摆底村,南临北碧村,北临水牛寨。村委会位于村 中央,可以快速及时的向村民传达上级的指示。
二、道路交通情况 1、对外交通:主要是横穿村东西的一条二级公路,向东可通往营上村、西江镇中心及凯里市,向西可通往摆底村、也可以到达雷山县城及凯里市,过往车辆频繁, 现在连城村在原来二级公路的东西方向上正在修一条新的公路,这将改善现有的交通拥堵现象。 2、村内交通情况 村里的主干道为水泥路,宽4米,并列横穿东西,由于村所在处于山地斜坡,故二条横穿东西的村级道路处于上下位置,中间南北方向有着几条贯穿上下两条主干道 的狭窄水泥路,这样更方便本村村民的生产生活。主干道路面平整,两边布有排水沟,村民的生活垃圾有固定的堆放点。村内定期的进行整理,环境很好。 二、村庄情况 连城村下辖8个村民组,共226户,总人口1050人,人口总数基本保持稳定。村里老年人较多,呈老龄化趋势。人口男女比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村里绝大部 分适龄学生能及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村民80%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三、产业结构 连城村无工矿企业,全村以农业产品为主,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始发发展种养殖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种养殖业只局限 于几户,并没有在全村得到全面的普及,规模小,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从市场角度来看,没有形成良好的销售渠道。所以老百姓在一定的程度上说,还是以农业生 产为主要生产生活。另外因地形地貌的限制,尚不具备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的条件,仍以传统农耕方式耕作为主,农副产品和外出务工为当地老百姓的重要经济 来源,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350元。
四、村庄文化 连城村据说是晚清年间为镇压当地苗族的反抗,于是囤兵于今天的连城、营上,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囤就使得这些人在此定居下来,所以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汉族的民 风民俗相同,村民大多数以汉族为主,十几户苗族为辅。村背后的封山和村对面的封山遥遥相望,一起守护、见证连城村的历史和发展。
五、房屋现状 整体布局比较集中,村内空地不多,房屋建筑多沿道路两侧分布。从整体来看村庄住宅一般,村内建筑方面多以二层瓦房建筑为主,上层存放物品,下面层多用于人 居住,木质结构,一些房屋现已成为危房。村民住房面积100平方米的20%,80——100平方米的占60%,80%以上的村民住宅的厕所都是在房屋外垒 砌一个1——2平方米的旱厕,使用不是很方便。
六、公共设施 村内有一所小学,无幼儿园、托儿所,教育设施缺乏。村委会已建有多年,为三层小楼,状况一般。村卫生所占地几十平方米,规模较小,医疗条件较差,设施不齐 全,现在没有医生。无敬老院。商业服务设施方面,小卖部小三家,基本能满足村民需要。有一篮球场,为一事一议工程。
七、基础设施 水:生活用水主要是井水、自来水。明沟排水,没有配套的污水处理厂。电:生活用电线已建成,输电线已经入户。通讯:个别家庭装有座机电话、大多数村民已用 上手机,信号灵敏。燃料:以柴、秸杆、煤为主。垃圾:无垃极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建筑、生活垃圾主要靠集中填埋,秸秆焚烧,污水就地倾倒。
八、绿化环境 绿化:主要是农田、杉树及野生植物,没有其它观赏性花木。环境:村内部份人家有水 塘,大多数用于养鱼,经济效率低,多用于款待客人和逢年过节自家享用。
九、村民收入与生活情况 从调查得知,被调查村民中80%的家庭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绝大多树村民家庭的月平均消费在400元以下,90%的村民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养殖。
十、村民居住水平 对于居住水平,由于历史及生活习惯的原因,大多数比较满意,但存在一些危房急需改善,公共设施非常有限,村民娱乐仅限于一个篮球场和一个乒乓球桌,希望得 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帮扶。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