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仓西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金仓街道。人杰地灵,交通便利,环境幽美
地名含义: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建有仓房,以贮备粮草。北宋天禧元年,高姓迁此立村。后来,杨、安、曲、王、梅、于诸姓相继在此落户,取名仓上。一九六零年分为四个生产大队,以其方位取村名:仓北、仓东、仓南、仓西。
据有关的资料称:以古遗址命名的村。明初曲姓、徐姓,赵姓迁此定居,取村名仓西。
仓西村与周边地点:仓上西路,仓南村,仓北村,金仓大街,仓上,仓东路,仓东村
【地名含义】(仓上)该村为一古老居民地。据传,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建有仓房,以贮存粮草。北宋天禧元年,高姓由潍坊市潍城迁此立村。后,杨、安、曲、王、梅、于诸姓相继在此落户,取名仓上。
仓北:384户,1272人。耕地972亩。村办铅笔配件厂、养虾场。
仓东:730户,2200人。耕地1800亩。村办养虾场、冷藏厂。
仓西:574户,1904人。耕地1518亩。村办养虾场。
仓南:650户,1843人。耕地1050亩。村办建筑队、养虾场、冷藏厂。
【地理实体描述】仓上位于过西镇政府驻地西北5.5公里,刁(龙嘴)大(原)公社自村南经过。正方形聚落。全仓上村2338户,7279人。耕地5340亩。仓西:574户,1904人。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村办养虾场。阴历逢二、七集日。
《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四区公所在过西,仓上乡公所在仓上,领二村:仓上、汪里。东至古里乡及过西乡均十里同化乡公所十五里,西至太平湾习龙嘴十里,南至城五十里,六湾乡十里,东南至马坊乡公所五里,本区公所十里,东北至三山乡十里,北至海岸三里。备注:明季防倭有寨曰早合(小皂儿),因储粮秣名其村曰仓坊讹传曰仓上。
【姓氏文化】本村曲氏一族:据郑村和朱汉曲氏家族祖籍黄县,本姓鞠,为避祸易鞠为曲,元初迁居掖县储积乡沙河社郑村,编为灶籍(即海仓寨巡检司后灶墩)。朱汉村《东莱曲氏族谱》载:相传为官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本贯黄县,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在西乡者,居沙河郑村,编入灶籍,公曲文忠居东乡为掖县仙化乡吕村朱汉村入民籍。此灶籍为灶河寨辖海墩有三:单山、三山、水寨,其后有一支徙居掖县龙德乡六湾社仓坊村落籍。
本村徐氏一族三国魏徐岳之远裔。据《唐书·表·宰相世系》记载:徐氏出自嬴姓。皋陶生伯益,伯益生若木,夏后氏封之于徐,其地下邳僮县是也。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孙章禹,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章禹十三世孙诜,为秦庄襄王相。徐岳,字公河,东莱人。著《数术记遗》、《算经要用》诸书。先是汉灵帝时,太山刘洪造《乾象历》,岳亲受其法。课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穷极幽渺。吴中书令阚泽从岳受之,故孙氏用《乾象历》,见于乾隆二十三年掖县知县燕山张思勉修《掖县志》。其后徙居掖县进士乡王徐社在万深河(滕家河)下游建徐家渔场,旧谱则称:徐氏先祖始居掖极东北近海有徐家渔场,因避海贼之难迁于王河西平里店等,北宋有高密大商贾王姓与徐氏联姻,将海滩作嫁妆而取名徐家滩。明时莱州官府设墩滩营房取名王徐寨。后南移距朱桥北二十里建备倭城俗称新城,与招远接界。南宋淳熙七年,徙居掖县龙德乡六湾社寨里之北建徐家村,明末清初随范姓迁居仓坊西疃。
村里单位:仓西村村委会
仓西村及周边其他地点或单位:芳佳超市,味全饭店,好润水产技术服务部,批发烧七纸张,隆鑫水产,金顺烧烤炒鸡,江滨果蔬店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