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坳头村是小港流域内的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玉岩镇的东大门,是玉岩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的一面红旗。坳头村有104户,329人,以徐姓为主。距县城44公里,距玉岩镇政府17公里。地处小港北岸,水流至此成“凹”型,故称凹头,后演变为坳头。而村之四周均大山耸立,环而顾之,则村庄如在锅底,岂非“凹”哉!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书圣王羲之所描绘的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有雅兴者如若前往“流觞曲水”,定然可以畅怀一乐。坳头村田少山多。全村仅有耕地86亩,人均二分六。林地却有13304亩,人均达41亩,其中有7118亩已划为生态公益林。坳头村人近年来从本村的立地条件出发,发展多种经营。花菇已成主导产业,全村户均种菇3000余袋,大户则达10000余袋,效益良好。目前已开始建设全县首个花菇清洁化生产基地。香榧产业发展形势看好,目前全村已发展50亩,今后几年规划大面积推广种植,使之成为该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项目。与此同时,努力巩固好200亩笋竹两用林。这些便是坳头村主要的经济项目。坳头村的村口桥头边的山上建有一座七星殿(又名境龙观音寺),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的前三日晚上开始,村里要举办打蘸(集体祭奠神灵),以求七星忍者为全体村民驱邪避凶,祈福纳祥。其时,村民齐聚殿内,尽情吃喝,热闹非凡。1996年,坳头电站建成,坳头村拥有其百分之二十几的股份。2004年,坳头电站部分股权转制,坳头村两委干部审时度势,千方百计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筹资200万受让了百分之三十几的股份,从而使总股份占到近百分之六十。坳头村仅电站股份分红就有年收入30余万,这笔稳定持久的集体收入为村级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村民的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保费均由村集体统一交付。去年年终,村里给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人分别发放300元和500元红包。坳头村人相互合作精神良好,这些年来,无论是种花菇,还是盖房子,都凸现出一家有忙全村来帮的良好社会风气。尤其是每年端午之前一两个月做花菇时最为热闹,往往呼朋唤友,左邻右舍几十人齐聚一家,兑料的兑料,装袋的装袋,捆袋的捆袋,叠放的叠放,出窑的出窑,查孔的查孔,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帮忙的人都是不要工钱的,而主人家则在餐桌上竭尽排场以示感谢!这样,坳头村每年总有一段时间仿佛天天有人办喜事。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坳头村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日益迫切。2006年底,村里筹资7000元从义乌购得一条龙灯,正月里到邻近村庄舞了一圈,所得红包除去成本,用剩余款项购置了几十桌杯盘碗盏,以供日后村民做红白喜事公用,从而省却了东借西凑之麻烦。对农村而言,这一招真是个好办法!也正是因为社会风气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2006年,该村被授予“丽水市民主法治村”荣誉称号。近几年,坳头村在县委、县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在玉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态公益林不断发展壮大,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村民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006年,村中道路都浇成了水泥路,几十盏路灯全是节能灯,刷亮刷亮的;投资6万元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即将竣工;投资20余万元的村办公楼已投入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来,丽水市总工会作为该村的联系单位,既派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又送经济社会发展扶持资金,使该村的快速发展如虎添翼。忆往昔峥嵘岁月无不豪情满怀,望未来光辉前景深感任重道远。2007年4月上旬,县委书记林健东到村蹲点,落实了防洪坝建设、村内公路油路改水泥路、村容村貌整治等多件实事,给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村干部群众决心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眼下,《坳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年规划》已深深地烙印在每个村干部的脑中,村民饮用水修复工程已完工,农民新村排污管工程和污水处理池工程已开始准备动工建设,一项项令广大村民欣喜不已的工程即将上马。坳头村人是勤勉努力、敢于开拓的,村支书吴兴起说:“县委书记和各部门对我们山区的新农村建设都这么关心,我们自己更要积极行动起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