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

柿林村

用户

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

简介:
浓浓柿林情幽幽古村落
【村情风貌】柿林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东南部,它依山而建、西高东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合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小巷悠悠,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550米的高山台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有国家4A级景区即“丹山赤水”景区。因景致宜人,风物独特,这儿还曾被选为电影《曙光》、《山花》和电视片《百家姓》(沈姓)以及最近热播剧《国家干部》的外景拍摄地。柿林村区域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就在这小小的村落里,现有农户289户,705个人口,拥有粮田面积572亩,旱地面积341亩,柿子林面积200多亩,山林面积6202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1.1﹪。柿林村自古以来“重教敬学”风尚盛行,形成了独特的“耕读传家”传统。受此影响,全村居民文化素质较高。近年来,更是积极创建各种荣誉称号,在全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特色农家乐示范基地、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余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余姚市生态绿化村、余姚市优秀文化中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史沿革】柿林村是单一的沈姓血缘村落,因此有“一个村、一个姓、一条心”的说法。据资料记载: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于沈,是沈氏始祖,其45世祖于元末明初迁居峙岭,为峙岭沈氏始祖,该始祖即太隆公。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柿林,曾因人才辈出称作仕林,又因两岭对峙故称峙岭,现因盛产柿子而得名柿林。柿林村其地又名为“丹山赤水”,早在东汉年间,就有许多道教名士来此隐居修身,被道家尊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宋徽宗曾御书“丹山赤水洞天”。历代诸多名人雅士到此揽胜抒怀,留下了许多优美诗篇。唐代诗人李白就有“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之吟,明代诗人又有“丹山赤水神仙宅,布袜青鞋作胜游”之记。柿林村的开村始祖沈太隆也曾赞美柿林:“洞天福地甚奇哉,不染人间半点埃,相士择宜居此在,岭头惟有白云来.
【产业经济】柿林村属山林经济,柿子、茶叶、竹笋、花卉等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吊红”柿子播种面积200多亩,年产20多万斤,产值50多万元;茶叶1200多亩,年产干茶120余吨,产值30多万元。特别是近几年来,柿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经济。2002年按照“一点启动,全面带动”的旅游发展思路,成功开发“丹山赤水”风景名胜区,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使其走上转产专业、增收致富的门路。目前,柿林村已有农家乐饭店29家,农家旅店9家,通过“严格管理抓质量、优化服务增收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风土人情资源,现已连续成功举办和承办了“丹山赤水柿子节”、“四明山红色旅游开游仪式”、“余姚市电影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在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的同时更是提升的丹山赤水景区的知名度。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村集体可用资金6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305元。
【社会事业】村党支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做到与广大村民心连心,时时处处为民着想,把村民的困难和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想方设法及时予以解决。现村里有规范化的卫生室给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每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村民达100﹪。日常,村党支部把保障和实现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根据村实际情况和村集体经济实力,对60岁以上的老年村民每年发放300——480元不等的养老补贴;对老干部每月补贴60元养老金;每年重阳节,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元礼品金。另外,村还投入资金16.30万元新建了村落文化宫,新添了健身器材,有效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在村口广场上专门成立了警务室,确保村民和游客的安全。
【村镇建设】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村两委十分重视村容村貌环境建设,决心走“生态立村、生态强村”之路。结合本村实际,请专家制定了古村保护规划。以整治环境为抓手,以“改路、改水、改厕”为重点,以“硬化、亮化、绿化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

微信加入柿林村


更多柿林村信息 扫码关注

本月标语

柿林村图片

如何找到柿林村?

1、搜“亿个村”。
2、依次点击: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

柿林村网站使用说明

1、“写简介”可以修改简介;“发图”可以发布与本地相关的图片;“留言”可以给本地留言;“发消息”可发布与本地相关的消息。
2、为了提高寻亲成功率,寻亲最好先关注公众号后点进村,发布一张手持带有寻亲信息(先将信息用粗笔写到纸上)的图片
注意事项:发布内容请不要重复发送;涉及个人隐私请用李某张某等代替,请勿侮辱他人;寻人问事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