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

苗埂村

用户

锦屏县启蒙镇苗埂村

简介:
苗埂村位于启蒙镇西部、乌下江东岸,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东和南与八受村相邻,西与固本乡八一村和瑶里村隔江相望,北与雄黄村交界。侗语称之“mieeulgenp”,即苗族人居住之地。过去是雄黄村的属寨,清属黎平府龙里长官司,民国时期属雄黄保,设两个甲(苗埂、乌友一甲,张华、亚黄、扣黑一甲)。1951年属启蒙乡第五村(雄黄),1956年5月属八受村,1961年由八受村析出,建立苗埂大队,属胜利乡,1992年撤胜利乡后并入启蒙镇。
现辖苗埂、乌友、亚黄、扣黑、张华5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2005年有116户,596人,劳动力325人。村民委驻苗埂。苗侗族杂居,苗族老年妇女仍穿裙子。村民有张、杨、蒲、龙、王5姓氏。张姓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从湖南最先迁入,现有22户。杨姓清乾隆间从天柱迁至雄黄、光绪时迁入此,蒲、龙、王姓均于清代中后期从天柱迁入。
全村土地总面积5730亩,耕地面积272亩,其中农田231亩,旱地41亩,有林地面积3694。5亩,森林覆盖率64。32%。三板溪电站库区淹没该村山林158.54亩,经济林0.21亩,疏灌林木146.4亩,农田19亩,旱地0.23亩。
苗埂村寨坐落在乌下江东岸山腰上,地势陡峭,交通困难,各自然寨相距2公里左右。这里山多田少,是镇内森林资源最多、植树较好的村寨之一,林种以薪炭林为多,次为杉、松,也有红豆杉、榉木、楠木等珍稀树种。1990年代以前村民均以林业经济为最大收入来源,实施“天保”工程后,村民的经济收入大多依赖外出打工。2005年外出打工115人。2001年列为国家扶贫开发一类村,2003年国家投资8万元,村自筹1.3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和消防设施,2007年修通永联林场至苗埂通村公路和苗埂至乌友、张华、亚黄、扣黑自然寨公路,村寨公路网络基本形成。2007年修建苗埂小学砖混结构教学楼。
清光绪十四年(1888)村锁口处建有杨公庙一座,供河神杨五,2003年杨五像被黎平人偷走,现杨公庙保存完好,庙边立有碑,逢年过节村人均要到此敬祭。村脚有凉亭一座。吊洞溪流至村脚形成一瀑布,高130多米,宽38米,两边古树参天。涨水季节,飞流直下,如练垂空,声震空谷;村里张姓仍保留苗族“过小年”、“新年起工”,蒲姓“吃社饭”等习俗,其余习俗与婆洞各寨相同。
1950年代苗埂设有教学点,1970年代改为完全小学。现有7个教学班,学生120人,有教师5人。先后有18人参加国家工作。村内百岁老人彭老爱,女,1994年12月20日去世,享年105岁。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

微信加入苗埂村


更多苗埂村信息 扫码关注

本月标语

苗埂村图片

如何找到苗埂村?

1、搜“亿个村”。
2、依次点击: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启蒙镇>苗埂村。

苗埂村网站使用说明

1、“写简介”可以修改简介;“发图”可以发布与本地相关的图片;“留言”可以给本地留言;“发消息”可发布与本地相关的消息。
2、为了提高寻亲成功率,寻亲最好先关注公众号后点进村,发布一张手持带有寻亲信息(先将信息用粗笔写到纸上)的图片
注意事项:发布内容请不要重复发送;涉及个人隐私请用李某张某等代替,请勿侮辱他人;寻人问事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