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郭庄村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程郭镇。人勤物丰,茂林成荫,气候温和
高郭庄村与周边地点:富民街,伍佛蒋家村,清明沟村,后王门村
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畔,莱州市程郭镇高郭庄村,景色宜人,四季分明,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红色文化氛围,《地下的太阳》这里是发源地之一,全村435户,1200余人,村域面积5700余亩,土地3260余亩,主要经济作物苹果.大姜.樱桃等
【地名含义】据《莱州市地名志》记载:明洪武二年,姚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村内有一高土阁而得名高阁庄。一九四五年后,演变为高郭庄。
【地理实体描述】高郭庄位于程郭乡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苏郭河西岸,崔(家)刘(五佛刘家)公路自村西经过。长方形聚落。全村446户,1394人。耕地3315亩。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地瓜,兼有苹果。
据《四续掖县志》乡社记载:第七区公所在驿道村,罗茔乡公所在高郭庄,领三村:高郭庄、东罗家茔、西罗家茔,东邻花岭乡,西邻一区王门乡,南邻午官乡,北邻六区五佛乡。
【姓氏文化】本村姚氏一族系,据《说文解字》云:姚,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以为姚,娆也。据《路史》、《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载:西周、春秋时有姚国,为商族后裔所建,商族为子姓。又据《唐书·表·宰相世系》卷七十四下记载: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八世孙僧垣,隋开府仪同三司、北隆公。二子:察、最。《表》曰:察,隋太子内舍人,袭公。子思廉,左散骑常侍、修文馆学士、丰城康男。思廉二子:憕、恽。恽,符宝郎,袭丰城公。子敬文,孙行表,郢王府司马,曾孙崇桂,太子司议郎。崇桂一子:希齐,湖州司功参军。孙姚畹,泗州参军。陕郡姚氏亦出自武康。梁有征东将军吴兴郡公宣业,生安仁,隋汾州刺史,生祥。《表》曰:祥,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郡都尉。子懿,字善意,巂州都督、文献公。懿三子:元景、元之、元素。姚元之,名崇,相武后、中、睿、玄。姚最,蜀王友。唐·林宝《元和姓纂》、宋郑樵《通志·氏族略》、邓铭世《古今姓氏书辨证》等姓氏典籍亦持说。其后徙居掖县仙化乡午官乡在苏郭河中游西岸建姚家。有林姓、李姓范姓、鞠姓陆续迁入定居,因村内有一高土阁而得名高阁庄。清末,演变为高郭庄。
本村林氏一族系:据《元和姓纂》记载: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后,比干为纣所灭,其子坚逃长林之山,遂姓林氏。案通志·林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世系甚明,因长林山得氏,说自林宝始夹漈称其偏狥有以也。鲁有林放,仲尼弟子。《左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齐有林阮,见《说苑》。《风俗通》云:“林放之后,至林玉为相,有九子,号十德之门。”又居九门,见《戚苑》。子孙秦末居齐郡邹县。汉分齐郡,置济南,遂为郡人。玉元孙挚,仕汉,封平棘侯,传封四代,见《功臣表》。曾孙林遵,字长宾,受《尚书》于同郡欧阳高,官至少府太子太傅。见《汉书·儒林传》。遵六代孙邈,后汉徐州刺史、清泉侯。五代孙乔,字伯昇,与释道安为友,见《高僧传》。伯昇元孙道明,后魏清河太守。生胜,北齐散骑侍郎,魏分清泉为临清,今衮州临清人也。据东南隅《东莱林氏支谱》载:东莱林氏,原籍四川成都府成都县西门里槐树下,明永乐中一世祖讳山奉旨迁来,遂为掖人。今据晚清所修《林氏前谱》、《林氏支谱》,修订为:明永乐年间,林氏先祖林山由四川成都府迁居掖县高郭庄。
《莱州市志》高郭庄村烈士名录:李汉清、李勋、林广智、林炳森、李欣、林相合、林绍秀、范振春、范振敏、鞠德成、林洪章、林鸣池、李秀清、林相山、林新昌。
企事业单位:汇川溶剂厂
简介不准确?点击补充